close
續上一篇文章成長投資者(散戶)VS價值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以鑫禾(4999)為例。
又過了4個交易日,再來觀察一下後續情況如何。
8/9~16號的總成交量為2,268,外資淨買超為681張,佔30%,如果連自營商的買超也加進入是823張,佔36.29%。
反觀代表散戶的融資張數減少465張,佔20%。
很明顯的是追求短期成長只看月營收的散戶被嚇跑,但注重長期成長看財報為主的機構投資人反而趁機進場。
8/8號收盤價為51.4,今天8/16的收盤價為50.3,跌幅約為2.14%。
8/8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為19636.72,8/16為18997.39,跌幅約為3.26%。
雖然還是負報酬,但相對來說還是比大盤好的。
所以千萬不要看月營收買賣股票,反向的例子可以參考鴻海。
月營收成長的非常漂亮,但是財報缺非常的不漂亮,所以月營收公布後的大漲,在財報的不漂亮後立刻被打回原形。
短線投資人看月營收買賣或許沒什麼不對,但不確定性高,拚的是期望值,勝率是一定不高的,不過是一旦獲勝就是快速的賺到一大筆。
長期投資人看財報買賣是必然的,不確定性相對看月營收來的高許多,勝率也高上許多,但是很少能快速的賺上一大筆,如何降低看錯時的損失才是長期投資人關注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