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財政部的投資基金淡馬錫公布了去年的投資績效,投資組合的市值達到了3080億SGD,換算成台幣大約是6.9兆。
去年的報酬為12%,從1974年成立以來的年化報酬高達15%(若以美元計價為17%),而且相關資訊非常之透明。
相反的台灣政府的基金,真的爛透了。
先來看一下歷史平均績效,落在3%~4%之間,這種績效還要操盤嗎- -?
請猴子隨便射飛鏢都會贏,不是大概,是真的會贏,這績效真的太爛了。
就規模來說,退撫基金約3800億、勞動基金(勞退新舊制及勞保)約3.63兆,合計也才4兆左右。
所以要用規模大報酬低來脫罪是說不通的,不過去年的報酬率終於稍微好一點有7~8%(雖然跟去年指數比還是不如)。
當然操盤手坑殺基金的實績也不少。
予其一直多繳、晚退、少領這樣砍年金,與其委外不如好好思考一下整合四大基金成為一個好的主權基金。
培養一些可以跟國家一起成長的操盤手,也可以延攬一些已經有實績的操盤手。
應該都是不錯的,只要整體收益能提升個2%,台灣的年金問題應該就小多了。
不過投資的報酬率低可能跟一些不當的操作限制有關係。
好像離題太遠了XD,但淡馬錫的報告也可以為個人投資者帶來一些思考
一、投資區域的多樣性:
當然他投資最多的還是在自己國家佔27%,中國次之佔26%,但是目前台灣很多人基於我不知道為什麼的心態是抗拒中國的。詳細分布見下圖。
二、股息與資本利得兼具
有人偏愛股息收入,有人追求資本利,最好是兩者兼具,不能偏廢。
以去年回報12%來看,股息收入90億SGD約佔3%,剩下9%就是資本利而來。
三、適當的調整部位,且較低的周轉率。
去年購入290億SGD且出脫160億SGD。
過去10年購入2030億SGD且出脫1500億SGD。
以投資組合來說相當於10%左右的周轉率而已,也就是平均持股的年限是10年,看完你就知道為什麼委外不行了。
幾年一簽的合約會用這麼長的期間來幫你做投資規劃嗎?個人也是,應該盡量以較長的時間來規劃投資。
以10年來說,就算持有2~3年都算是短線了。
三、跟隨大趨勢
2011年,技術,生命科學,農業綜合企業,非銀行金融服務和消費領域僅佔淡馬錫整體投資組合的5%。現在這些快速增長的行業約佔淡馬錫投資組合的25%。
最後回歸到淡馬錫本身,他的任務很明確。就是代表新加坡財政部進行投資,這將使新加坡人長期受益。
而且沒有投資期限,因為新加坡是一個關心其人民的國家,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
同樣,你也需要知道你投資的原因。通過了解原因,您可以確定投資期限、投資什麼公司以及用什麼投資策略來實現您的目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