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 比例 | 期間 | 報酬率 | 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報酬率 | ||
股票 | 93.39% | 2011 | -10.70% | -17.98% | ||
期權權益總額 | 4.50% | 2012 | 18.45% | 12.94% | ||
2013 | 35.06% | 15.14% | ||||
現金 | 2.11% | 2014 | 10.36% | 11.39% | ||
Total | 100% | 2015 | 15.00% | -6.87% | ||
2016/1 | -0.39% | -2.31% | ||||
2016/2 | 3.44% | 3.27% | ||||
2016/3 | 2.44% | 3.97% | ||||
2016/4 | -0.06% | -4.20% | ||||
2016/5 | 1.59% | 1.89% | ||||
2016/6 | 0.24% | 2.65% | ||||
2016/7 | 3.86% | 5.43% | ||||
2016/8 | 4.39% | 1.89% | ||||
2016/9 | -0.88% | 1.41% | ||||
2016/10 | 0.63% | 1.35% | ||||
2016/11 | 5.67% | -0.52% | ||||
*個股未實現獲利之計算,持有成本為計算除權息後的成本 | ||||||
*報酬率之計算,包含已實現&未實現獲利及期貨&選擇權操作損益 |
日期 | 單位淨值 | 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 | 淨值報酬率 | 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年報酬率 | |||
2010/12/31 | 1.00823111 | 11,928.56 | |||||
2011/12/30 | 0.9003508 | 9,783.94 | -10.70% | -17.98% | |||
2012/12/28 | 1.066485533 | 11,050.13 | 18.45% | 12.94% | |||
2013/12/31 | 1.440417648 | 12,723.25 | 35.06% | 15.14% | |||
2014/12/31 | 1.589667712 | 14,172.40 | 10.36% | 11.39% | |||
2015/12/31 | 1.828102658 | 13,198.59 | 15.00% | -6.87% | |||
2016/11/30 | 2.243956163 | 15,235.13 | 22.75% | 15.43% | |||
年複合成長率 | 14.26% | 4.16% |
第三季季報終於在本月全出爐了!運氣不錯的第一&第二大持股的季報都不算太差,所以這個月的報酬率還算不錯
也順利的把跟大盤的差距拉開了一些,沒意外今年又可以打敗大盤。
再來看一下今年的基金表現,就算只買台灣五十都可以有16.37%的報酬了,而且還是今年度台灣股票類型排名第二
可以發現一半以上都是指數型基金,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很聰明,從台灣五十裡面在挑出股票來投資就可以輕鬆打敗台灣五十的績效了。
但上面的績效排名應該就很清楚,連專業投資機構都很難達成,非專業的投資者怎麼可能?
再來有些人也會說今年都漲權值股,沒權值股就很難贏大盤,這也是一個很奇怪的謬論。
我的持股不要說連台灣五十,連中型一百都排不進去,都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但今年目前也還是贏了大盤。
最近看了葛拉漢的經典巨著:證券分析,發現投資其實就是一件單純的事,難怪巴菲特說他至少把這本書看了四遍,而且書中提供的投資地圖清晰可見,為何還要花時間去找其他的方式。
證券分析給我的收穫比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更多,也讓我更想把葛拉漢的著作及相關文章全部都找來看一下~我已經在找了XD
也讓我發現其實世人對葛拉漢的錯誤見解也很深,以為他是個只會買net net的保守投資人,但是在1962年的第四版證券分析中,葛拉漢是有提到成長股的投資方式。
他本人在GEICO保险公司的投資上獲利超過200倍,如果只是保守投資是不可能獲取這種報酬的。
加上巴菲特雖然說他有部分投資觀念沒有遵循葛拉漢的投資方式,但也還有80%是的。
而且目前市面上關於巴菲特投資的書都是別人臆測巴菲特怎麼投資的,而葛拉漢除了自己寫個很多本投資的書,也交出非常多的偉大投資人。
更別說之後看了他的著作決定跟隨他的投資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再來看葛拉漢自己創立的Graham-Newman 合夥基金其報酬也相當地令人驚艷。從1936~1946年,未扣除獎酬之前的每股盈餘達到了每股245美元,而最一開始基金的發行價格為每股99美元。每股245美元的盈餘當中,每股41美元用於支付管理階層達到績效的獎酬;剩下的204美元則歸屬於股東。204美元其中的161美元以現金股利的形式付給投資者。在這十年間,基金每年平均的報酬率是17.6%,而同期標準普爾指數的年報酬率則約為10.1%;道瓊斯工業指數的年報酬率則為10%。(S&P 500指數一直到1957年才出現)
截至1958年為止,它為投資人創造出了每股840.62美元的價值。若扣除分配項目,三十年來的報酬率達到了750%;而若計入分配項目,三十年間的平均報酬率則為17%。在同一期間的道瓊斯工業指數,若扣除所分配的股利,平均年報酬率大約只有4.7%。
而基金的管理階層在為投資者獲得相當可觀的回報後,也能夠得到豐碩的獎勵。當你看到基金的報酬率每年有17%,你就能明白為什麼投資者對這點沒有意見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