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9330  

 

很久沒發讀書心得文了,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是關於投資理念的涉略感覺已經到了一個極限,看來看去背後的道理就是這些,只是說的人不一樣,用的詞語不一樣罷了。可以說是老狗耍不出新把戲,所以對於投資相關的書籍最近看得比較少了些,最近在看得書籍比較偏向歷史、天文跟經營管理相關的書。第二股市位於高點,除了持股抱牢等到股價突破高估價位開始賣出之外,也沒什麼穩賺不賠的標的可以介入,所以放個長假,遠離市場,等候賣出的訊號通知就是了。第三家裏最近出了點事,時間跟精神花在上面不少,所以書還是照看,但要真的挪出空閒時間寫心得也是很難的事orz。

廢話結束後進入主題

這本書事從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摘錄出來的,按不同主題分類。分類如下:

楔子 事業主相關的經營原則

第一篇︱公司治理

第二篇︱金融與投資

第三篇︱另類投資工具

第四篇︱普通股

第五篇︱企業併購

第六篇︱評價與會計

第七篇︱會計詐術

第八篇︱賦稅

第九篇︱波克夏五十週年回顧與展望

其中有些議題是一般投資書籍比較不會談到的部分,像公司治理、企業併購、評價與會計這類幾乎都不會提及,除非是專門討論這類議題的書籍。

大部分的投資書籍都聚焦在普通股跟金融與投資上。

從本書內容中可以看出,巴菲特對會計制度也是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了解的程度可能不輸給會計系的學生,透視盈餘的概念就是一例。

不過可惜的是有些文章是比較早年的,在現代的投資環境已經不復存在,像權益結合法就已經不適用。

但這也說明,投資人對於會計制度還是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則看不懂財務報表真正的涵義怎麼可能對一家公司做出一個合理的評價。

賦稅對台灣的投資人也不是太重要,因為台灣沒有資本利得稅,所以摩擦成本相對於美國小很多,即使快速的換股只要都能獲利,最終的差異金額並不會嚇壞你。

最後本書有多處提到葛拉漢(巴菲特的恩師)的話或投資理念,巴菲特尤其推崇兩個點,市場先生跟安全邊際的理念,而這兩個理念都可以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中可以看到,不過他也提到跟葛拉漢很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更能接受無形資產的存在。

如本書P292的文所言:即使完全不思考商譽與攤銷問題,你也可以過著充實、有意義的一生。但是,有心學習投資與管理的人,則必須對此議題有透徹的了解,能掌握當中微妙之處。就商譽問題,我自己的想法跟35年前,以截然不同,當年老師教我重視有形資產,規避那些價值主要仰賴經濟商譽的企業。此一偏差使我錯過了許多投資良機,但我也因此較少選錯投資標的。

凱恩斯以下這句話點出了我的問題:困難在於擺脫舊觀念的束縛,而不是提出新觀念。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擺脫舊觀念的束縛,部分原因在於同一位老師教我的大部分知識極有價值(至今仍是這樣)。最後,商業上直接或間接的歷練改變了我對商譽的想法:至今我強烈偏好那些擁有大量的可持久商譽、僅運用少量有形資產的公司。

除非你可以投資的金額到非常大,不然我覺得還是接受葛拉漢的舊觀念會比較好,就像其實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其實也有缺陷,但卻可以解釋正常人生活能見到的一切,所以身為一個正常人的你不用為了那可能千萬分之一的機率去學相對論。

就一般人來說,除非你的可投資資金非常大(有好幾十個億),否則謹記巴菲特的第一句話:當年老師教我重視有形資產,規避那些價值主要仰賴經濟商譽的企業。此一偏差使我錯過了許多投資良機,但我也因此較少選錯投資標的。

這本書對於已經很了解巴菲特的人來說或許沒必要買來看,但對於巴菲特了解不深,或僅止於表面的人(不知道巴菲特也懂外幣、選擇權或對會計很了解的人,這種人可真不少)來說這本書可以讓你了解巴菲特關於投資的真正想法或讓你重新了解巴菲特,值得一讀。

 

→ 購買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全新增修版〕

【誠實利益聲明】如果你透過上述網址購書我將能獲得回饋金,此回饋金只會用來購買新書繼續分享讀書心得的用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rcy2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